2007 赴貴州希望工程 參訪記要

撰稿人:秘書長 唐崇義 10月31日2007年

美國康德基金會 參訪人員:

創辦人:王立薇女士,
執行長:王立禮博士,
秘書長:唐崇義女士,

董事長:耿興民先生,
董事:王立統先生,
董事:耿廣明先生。

1. 安順市 入光希望學校

2007年10月16日,美國康德基金會創辦人王立薇女士,偕董事長耿興民先生、董事王立統、耿廣明及執行長王立禮、秘書長唐崇義等一行6人,由深圳市搭乘深圳航空班機,於上午11:30分抵達貴州省省會貴陽市。隨後大夥即登上21人座小巴,沿高速公路直奔安順市,餐後隨即參訪座落在安順市九屯區打紙村的入光希望小學。

入光希望小學目前已改稱“入光希望學校”,現係以中學生就讀為主,計劃容納15班,目前仍有4班學生在外租用民間房舍就讀,入光希望學校基本上已具備初級中學規模,除美國康德基金會前所捐建的一棟4層樓的教學樓外,校方並已另建妥學生宿舍一棟,目前正在興建另一幢綜合大樓,待該大樓建成後,全校預計將來共可招收2000名中學生。

而原有之小學生500餘人,卻仍又回到原校舊址上課,5個小朋友們擠在原本2人用的課桌凳裏,每間教室中都塞進80~100名小學生上課,使遠道來訪、身為希望小學捐方的我們,心頭當然非常錯愕與費解,小學部分舊址現場之情況,看來實在令人心酸,在聽取完地方領導報告及參觀中、小學兩種對比鮮明的新舊校舍後,我們即刻返回貴陽市,入住麗豪酒店時已是下午6點半了。

稍事梳洗後,美國康德基金會一行6人,下樓參加貴州省蒙啟良副省長在酒店二樓所設的歡迎晚宴,席前由美國康德基金會執行長王立禮博士,向蒙啟良副省長匯報有關美國康德基金會,在貴州省歷年來捐助學校、學生等相關之重要事蹟,餐會期間雙方交流頻繁,可謂賓主盡歡,晚宴於晚間10時左右結束。

2. 大方縣 大山康德希望小學

10月17日早上7:30分,一行6人乘小巴由貴陽市起程前往大方縣,一路上細雨霏霏,沿路附近山上的梯田已秋收了。一紮紮的稻草束佇立在梯田上,又是另一番蒼黃的田園秋收景緻。

歷時3小時車程後,抵達了大方縣城,大家再分別換乘大方縣準備的4輛吉普車上山,從此道路變為碎石泥土山路,一路巔簸上山,泥漿四濺,各個吉甫車全都成了泥車一台。經過了3個多小時的山路繞行,終於在下午1時許抵達大山鄉政府,一行人在鄉政府食堂簡單用餐後,隨即在下午2點多鐘,抵達大山鄉解放村的“大山康德希望小學”。

學生200餘人早在泥濘的大門口外,冒著紛飛的細雨列隊歡迎,車隊一行在歡迎人羣隊伍前停妥後,我們一行人也踩著泥濘路,一腳高、一腳低的走過長長的隊伍,進入學校。大山康德希望小學只有1-5年級、共計230名學生上課,6年級學生則需去鄉裡中心小學上課。

學校老師的編制是6名,但至今全校只有4名教師到課,其中3名還是代課老師,由於客觀條件太差,可看出學校目前師資明顯不足,教室的課桌椅也都是破舊不堪、勉強使用。康德基金會董事長當下承諾捐贈150套課桌椅給大山康德希望小學,每套價格約100元,共計15,000元。

大山鄉領導另提及大山鄉偏遠的新壩村,尚有200餘名學生目前還是在租用的民房上課,也急需一所希望小學,康德基金會董事長當場允諾將為新壩村新捐建一所希望小學,並將其列入2008年度康德基金會的希望工程捐助計劃預算之內。

康德基金會創辦人一行也特別訪視了附近二家貧苦農家,與村民們閒話家常,了解民眾平日生活情況,並當場致贈該兩戶人家各200元紅包,改善一下孩子的飲食營養。

下午4時許,大夥再度登上吉甫車,前往大方縣百納社區的另一所“大元康德希望小學”舊址參訪。

3. 大方縣 大元康德希望小學

由於我們抵達百納社區時已是下午6時許,天已近黑了,我們一路摸著黑,走著田埂小路到達舊校,部份學生仍留在原學校歡迎我們,舊教室沒有裝置燈具設備,是點著蠟燭來照明,我們就在昏暗閃爍的燭光搖影中,與地方領導和學生們在田地中央的校園空地交流一番,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所沒有圍牆的農村小學吧!

在感慨萬千和依依不捨的心情下,黑沉夜幕中,我們踩在泥濘難行的田埂上,各人摸黑尋找原來搭乘的吉普車,終於辭別了熱情的師生們,隨即登上歸途,經2個小時的山路急駛,總算在晚間9時回到大方縣城區。

大方縣組織部長特別設宴為我們解飢,我們每個人踩著一雙爛泥的鞋子,在酒店光潔的地磚上走過時,給酒店帶來一陣陣側目斜視的眼光。用過晚餐後已是10點多了,我們又乘坐來時的小巴返回貴陽,夜晚回程這段高速公路平穩行進的感受,對照著白天顛簸的碎石泥濘山路,使陷入疲憊沉睡的我們,彷彿重回天堂般的舒適和享受,到酒店時已超過午夜12時,再把我們那走過泥濘小路的鞋子擦洗回復原貌,已是凌晨1點了,為了明天以後繼續的參訪行程,全身再怎麼酸痛,也必須去上床睡覺了。

4. 施秉縣 仲華希望小學

10月18日早上8時,由貴陽市出發,乘坐小巴經過2小時的高速公路和3小時的柏油山路,於中午1時20分抵達黔東南施秉縣的“仲華希望小學”,縣裡四大領導班子全部都在縣界接待我們,我們先在學校附近的一個農家餐廳“農家樂”吃酸湯魚火鍋午餐,建築新穎、田園風格的大餐廳裏,坐的卻是當地標準習慣的小矮凳,這對來自美國首次參訪貴州的4位來賓,肯定是人生難得的初次體驗。

餐後走路即可到達學校,學校建在兩條幹道包夾的一片稻田中,是去黔東南漂流泛舟的必經之地,我們迎著陽光,兩頰徐徐吹來的清風含著稻香,大夥向學校一路走去,那種午後時光恬淡輕鬆的感覺,真是愉快美好!

校方除了動員全校師生在校門、校園歡迎我們外,也在教室辦了一個座談會,有3個小小的少數民族學生代表和全校14位老師參加。美國康德基金會創辦人在會中當場發放上學期8400元的教師獎教金,由新任黃校長代表接受,“教師獎教金”制度是仲華希望小學自2001年創校以來,美國康德基金會一直贊助支持的一個傳統制度,施秉縣教育局長說,由於教師獎教金制度長期實施的影響,仲華小學已是施秉縣老師心目中最嚮往的一所學校,老師的素質也最高,原校長蔣爾震領導有方,目前學生入學率已達百分之百。

新任黃校長在會中表示:目前老師的辦公室不得已還在使用尚未拆除的舊教室,遠距離的住校生宿舍也不夠用。美國康德基金會董事長當場表達:請學校對此兩項需求報個綜合計劃案及預算,送交省青基會審核,並表示:仲華希望小學是康德基金會在中國大陸捐贈的第1所希望小學,“仲華”兩字又是康德基金會創辦人父親的名字,康德基金會對仲華希望小學是有充分感情的,對仲華希望小學的合理要求,也肯定是會優先考慮支持的。會後我們隨即再驅車前往馬號鄉的“金陽希望小學”參訪。

5. 施秉縣 金陽希望小學

經過1個多小時的山路繞行,我們於下午4點多到了施秉縣馬號鄉的“金陽希望小學”。全體老師學生們均穿著苗族的民族服飾,沿路盛大歡呼迎賓,我們喝了牛角杯盛裝的進門米酒,掛戴了五彩繩繫綁的幸運紅蛋,在學生們一路持續、熱情、宏亮的歡迎聲中,終於進了學校。

學校座落在河邊的山丘台地上,視野開闊壯觀,風景山水宜人,建築新穎宏偉。我們辛苦參訪的心情因而變得特別欣慰愉快,感覺更是格外興奮高漲。

在座談會中,康德基金會董事長提及:他本人是康德基金會創辦6年以來第一次來貴州訪視希望工程,金陽希望小學更是這次參訪5所希望小學中最好的一所,看到學生活潑大方,老師教導有方,對省青基會的認真督導,使得我們捐建的金陽希望小學,能成為這麼一個良好的教育示範基地,表示由衷地感動與感謝。

會中楊校長對金陽希望小學的歷年教學成果作了充份的報告,最後提及三點:

  1. 學校課桌椅已過份老舊,
  2. 校門外現正計畫建一勞動實驗基地,需人民幣3.5萬元,現校方只籌措到1萬元,還有2.5萬元沒有著落,
  3. 宿舍及餐廳是用舊建築改造湊合著用的,也急需建造一所新建築。

康德基金會創辦人當場允諾:

  1. 同意捐贈新購課桌椅費用15,000元,計可購入100~150套課桌椅。
  2. 同意補足建設校外勞動實驗基地尚缺的2.5萬元建設經費.
  3. 至於宿舍及餐廳的建築,若以一平方米造價500元計算,500平方米建築,共計需25萬元,康德基金會願捐贈一半費用,即:13萬元,另12萬元請縣裏相關單位籌足配套款,應該由大家的共同努力來完成這個項目。

康德基金會對金陽希望小學此次參訪中現場同意的總捐助款,合計已達17萬元,是本基金會歷次參訪希望小學過程中捐助金額最高的一次。

施秉縣組織部蘭政英部長和分管財務的陳開平副縣長見狀十分感動,於是當場表態:縣裏決定同意編列金陽希望小學此一項目12萬元之配套款,以共同支持屬施秉縣的金陽希望小學,將來能更上一個台階。

康德基金會一行人,帶著金陽希望小學滿滿的祝福,離開了令人十分滿意的黔東南施秉縣希望小學參訪之旅,趕向下一站—黔東南自治州的首府凱里縣。

於晚間8:30分抵達凱里縣金冠酒店入住,9點開始的晚餐是黔東南自治州黨委書記領導熱心安排的,在苗族、布依族的歌聲舞影中悠悠進行,美國的遠道來客們從啜飲著地方釀的小米酒的酒香裏,深深體會到了黔東南地區少數民族輕歌曼舞和熱情奔放的一面。

6. 貴定縣 廣宜希望小學

10月19日早上9:00,我們從凱里縣出發,經高速公路到達貴定縣,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鄧守成秘書長,已在縣界迎接我們,會合後我們再轉走蜿蜒的山路,於中午12時半左右抵達貴定縣鞏固鄉石板村的“廣宜希望小學”。

大部份老師學生們都穿上布依族的華麗傳統服飾,吹奏著民族傳統樂器,還組了學校的鼓號樂隊演奏,並沿街道擺下三道進門酒來熱情歡迎我們,街坊鄰居幾乎已全部出動,沿街和校內處處摩肩擦踵、萬頭鑽動,歡迎場面實可謂規模盛大、場面感人!

此校原名石板小學,已有50餘年歷史,地處偏僻、校舍簡陋。2002年康德基金會捐款20萬元,加上貴定縣政府配套的21萬元,興建了新教學大樓一幢,於2003年完工正式使用,自此即將原校改稱為“廣宜希望小學”,是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牽成的第300所希望小學,現有教師31人,學生700餘人,目前廣宜希望小學已是農村9年國教的中心學校,其信息聯絡站可下載各項資料,教學內容亦與時俱進,學校並經常舉辦農村黨員幹部培訓,以提昇村民知識能力、促進農村發展。

廣宜希望小學的校長在歡迎大會上直接反映出:學校目前的課桌椅、辦公桌均明顯不足,700人活動的學校建築,僅有一間12座的厠所(男女各半),學生活動場地尚有部份沒錢搞硬化,宿舍餐廳也急待新建等……諸般問題,不一而足,康德基金會創辦人在歡迎大會上,當眾宣佈願意捐贈10萬元,以解決其課桌椅、厠所、活動場地及大門等各項附屬雜項工程。

隨後離去時,村中一位布依族的老太太,拉著我們的手,殷殷期盼著要我們去她家裡,去吃一口她已為我們來訪所準備好的糯米粢粑,其情意切切、戀戀不捨,真叫人不忍拒絕!但車子已經啟動了,我們只好無奈的說:留諸下次機會吧!

最後這些做好的糯米粢粑,仍託了鄉領導黨委書記,飛車趕送至我們歸途中之餐廳.我們為此無不感動莫名,每人都大口的品嚐糯米粢粑,人人吃在嘴裡、粘在心裡、淚珠忍在眼眶裡,此情此景,是如此的令人心動、如此的令人難忘!

推動希望工程原是我們盡力去資助弱勢學生的一個理想,以求喚回一些人世間的不平!

但沒想到反而從各個角落換回了許多人間的真情!而這位基層幹部鄉委書記的視民如己、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精神,就從無條件專門為一位少數民族老太太飛車送糯米粢粑這件小事上,完全展現了出來,這是我們從推動希望工程中,得到的另一種啟發和感動!

尾聲 –“圓夢大學”計劃

返回貴陽已是下午5時許了,美國康德基金會特別宴請貴州省青少年基金會所有主管、幹部及其眷屬,大家團聚一堂,舉杯共祝,熱情交流,以表達珍惜我們兩個基金會7年來長期合作、共同推動希望工程基礎教育事業的緣份和情誼。

席間也與一名美國康德基金會2006年捐助貴州省大一新生助學金“圓夢大學”計劃75名學生之一的女學生見面,美國康德基金會創辦人王立薇女士像母親般慈祥地對她藹藹垂問,也包了500元見面禮紅包以茲鼓勵,希望她節省一些勤工儉學的打工時間,轉為研習功課之用。女學生為這萬里而來的陌生華裔美人所表達的真情、善行、美意所感動,一時之間不免熱淚盈眶,哽咽無法言語,場面甚為感人。

在大家熱情難忘、離情依依中揮別了貴陽,結束了2007年貴州省希望工程的參訪之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