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部落課輔班

首頁    --台灣原住民關懷    --資助部落課輔班    資助部落課輔班

2023年贊助屏東「長治百合課輔教室」課輔計畫

係屏東原住民文教協會所成立,主要服務於霧台鄉、瑪家鄉及三地門鄉等部落的國中、小偏鄉原住民孩童於課後有個可以提供協助照護、供餐、接送的需求及適時提升基礎、多元、品格教育機會的學習處所。協會長期耕耘多年,然於近二年受到疫情嚴重影響,面臨募款金額減少、政府補助受限等困境在課輔經費短缺下,本基金會專案贊助,以順利維持課輔班正常運作

 

2013年資助台東歷坵部落課輔教室成立一年營運費用

歷坵村離台東市約50公里,低收入戶約佔10%,村內無學校、郵局、加油站及市場,可以說資源非常的貧瘠;部落的人口結構大多是老人與小孩,中壯年人口外地就業很多,造成了許多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問題家庭,學生放學後無所事事,目前村內也無正式的課輔班提供小朋友們放學後學習的環境,歷坵教會(當時)新任的傳道師-杜義輝先生有感於此,於是提供教會及簡單的設備當作課輔的場所,然為求孩童們長久的教育及品格發展,擬營造一個閱讀及課輔的環境,惟力量有限,向外界求援~希望能成立課輔班(地點設於歷坵浸信教會)的構想計畫。(附件:2013年台東歷坵課輔班學童活動成果及感謝函)

 

2010資助泰源部落課輔班志工交通費及誤餐費&二手廂型交通車一輛

泰源部落位於台東東河鄉北邊山區是一個山谷間的村莊,要進入泰源隧道才能到達,離台東市區來回將近一百公里的路程,是一個幽谷,找工作不易,族人靠著貧脊的土壤維持基本的生活賺錢不易,小孩讀高中時就要離鄉背景到市區就讀,就學三年的車費、住宿費、學費、對父母親都是一大筆負擔,甚而有很多小孩國中還沒讀完就成了中輟生了,就因為地處偏僻,教育資源貧乏,別的地區下了課有文化成長班可以補習,這裡是一個補習班都沒有,小孩放學有些是孤獨的走在細窄而又遙遠的產業道路,路的盡頭就是小孩的家。

嘎烏啦瀚文教協會創立於2008年,創立的宗旨係針對台東原住民及弱勢團體,協助原住民文化的推行與傳承、以挽救族語不致滅絕及強化原住民生活智能與謀生技術等。為了幫助東河鄉泰源社區的原住民弱勢家庭及提升學童的競爭力學生來自三個村落尚德、北源、泰源,集中在泰源部落上課,在有限的經費下,該協會借用社區的活動中心來開設學童的課後輔導教室。美國康德基金會執行秘書吳素姓女士偕同夫婿及康錦輝大哥於2010年4月24日參訪該部落課輔教室後,極力促助該協會課輔志工的交通費及餐費,共同關懷偏鄉孩童,做有效的課後輔導,以提高學習機會與能力並向本會基金會志工團募款捐贈二手箱型交通車一輛以方便接送偏鄉孩童課輔上下課,順利完成學業(附件:2010年康德志工團捐贈交通車成果報告)

 

2008~2009資助屏東好茶村課輔教室/滿洲鄉長樂部落課輔教室成立/七佳課輔班及獅子課輔班購設備/佳暮課輔教室維護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原來成立的部落教室,因2008年發生土石流,致部落教室隨多戶名宅淹沒,急需重建另一部落教室~美國康德基金會伸出援手捐款協助,在同年3月於好茶村另一處(隘寮營區)重新啟用。(附件:2008年好茶部落課輔教室落成儀式報告)

位於滿洲鄉的長樂部落課輔教室,它是位在國境之南偏遠的ㄧ個小部落,部落裡沒有書局或是課輔班,學生放學後或是假日裡,大多數在街上閒晃無所事事。案經該部落原住民文教協會的發掘與申請,美國康德基金會於2009年2月捐助為該部落在長樂村的老人聚集會館成立了長樂課輔班,以利學生們有個讀書學習的場所。(附件:2009年長樂部落教室成果報告)

屏東縣春日鄉七佳村佳崇基督長老教會課輔班,擬於2009年成立。該村無學校設立,部落約有二百戶520人(小學46人),全為排灣族人。由於地處偏遠,教育資源缺乏,加上孩童家長多在外縣市工作,因此學生放學後常無所事事佳崇基督長老教會之傅梅珠牧師,非常重視教育,她希望把教會營造成適合閱讀及課輔的地方,因此向本會申請成立一間部落教室。

和平基督長老教會課輔班,位於獅子鄉獅子村,社區內現在無學校,原學校已於民國83年廢校。和平社區百姓有感於孩童之教育非常重要,希望能成立課輔班。2009年和平基督長老教會課輔班之傅梅娟傳道願意提供教會教室及設備當作課輔場所。

大武部落佳暮村課輔教室於2009年提出教室維修工程需求(漏水)計畫。

 

2005透過台東布農文教基金會捐助布農族40名中小學生一年兩學期輔導課程全部經費

2024年10月29日 15:50
浏览量:0
收藏